很多人在使用组件时,不知道如何取数,常常因为取数不对导致酷屏无法正常展现。
接下来以组件为例,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根据组件的默认数据判断数据格式、根据不同的数据格式如何取数等。
基础表格
数据格式-json

数据格式为JSON格式的数据
表格取数-整表取数
表格的取数预览
同比/环比进度条
数据格式-数值
数据取数-固定表格的单个表元
固定表格的取数预览
固定表格的单个表元取数
<#=GRID11.B2#>表达式得到的数据形如"67.39".
数据取数-浮动表格的单个表元
浮动表格的取数预览
浮动表元的单个表元取数
头部波浪条形图
数据格式-一维数组
一维数组取数-固定表格的表元数组
固定表元一维数组取数
<#=[GRID2.B1,GRID2.B2,GRID2.B3,GRID2.B4]#>表达式得到的数据形如"["31","27","44","38"]".
固定表格概念及做法参考“固定维分析表”
一维数组取数-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<#=GRID3.B1$.txt#>表达式得到的数据形如"["10","7","32","15"]".
走马灯表格
数据格式-二维数组
二维数组取数-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浮动表格取数预览
二维数组取数-转置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二维数组使用,如GRID1的某个浮动范围内,A1浮动序列,B1浮动数据,均使用中文value,结果形如
则<#=[GRID1.A2$,GRID1.B2$]#>的值形如[["1","2","3","4","5"],[["29.29","46.13","74.00","89.30","89.72"]],是一个2行5列的数组。
有时,需要将此数组,按行列进行转置(每个数组当成一维向量,合成的二维数组变成二维向量),对数组调用math.transpose()方法或者调用数组对象的matrix()方法,可以实现转置
<#=[GRID1.A2$,GRID1.B2$].matrix()#>
或
<#=math.transpose([GRID1.A2$,GRID1.B2$])#>
,得到的结果形如:[["1","29.29"],["2","46.13"],["3","74.00"],["4","89.30"],["5","89.72"]],是一个5行2列的数组。
发光折线图
数据格式-二维数组
二维数组取数-交叉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取交叉浮动区域指标的二维数组:
A2向下浮动,B1向右浮动,B2是交叉浮动区域里的表元
<#=GRID1.B2$.split(GRID1.A2$.length).matrix()#> B2表元浮动出来的结果表,按A2浮动出来的数组长度进行分割,之后再用matrix()方法进行行列置换
带值域透视图
数据格式-二维数组
二维数组取数-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下方文字轴:<#=[[GRID1.B2$.select(true,@.txt)],[GRID1.C2$.select(true,@.txt)],[GRID1.D2$.select(true,@.txt)]]#>
数值:<#=[[GRID1.B3$.split(GRID1.A3$.length).matrix()],[GRID1.C3$.split(GRID1.A3$.length).matrix()],[GRID1.D3$.split (GRID1.A3$.length).matrix()],[GRID1.E3$.split(GRID1.A3$.length).matrix()]]#>
带删除下拉框
数据格式-二维数组
二维数组取数-浮动表格的表元数组
数组件,取二维数组,单级浮动维里面的数据:<#=[[GRID6.A2$],[GRID6.A2$.select(true,@.txt)]].matrix()#>
结果形如:[["00","应纳税总额"],["01","所得税"],["02","增值税"],["03","营业税"],["04","消费税"],["05","其他税种"],["06","06"],["07","07"]]
请先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