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元是报表元素中的最小单元,在excel中也称作单元格。
表元分为:固定表元(title)和变量表元,其中变量表元又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,包括:数值型表元,逻辑型表元,字符型表元,日期型表元,OLE文档型表元,图像表元以及附件表元。不同的表元类型具有的属性各不相同。
本文,我们以字符型表元为例,介绍一下变量表元的共同属性以及字符型表元的特殊属性。
1. 变量表元共同属性
1.1 字段名
通过表元所在列和行的标题交叉得到,如C3、H2等。它也是表元在数据库中存储所用的字段名。可手动设置和更改。
1.2 填报说明
对表元指标数据如何填报的说明性文字。用户填报数据时,可以显示提示信息。

1.3 数据类型
标志当前选中表元允许填报的数据类型,包括字符串、整数、浮点数、逻辑型、日期型、备注型、OLE文档。
1.4 默认值
用户填报数据时,系统默认自动给出的表元值。默认值可以设置为常量或公式,由系统计算得出,但用户可以修改。如要设置填表时间为当天日期,要设置默认值为:"today()"。
1.5 前后缀
“前缀”和“后缀”是指显示表元内容时所加的前缀和后缀。例如:对于填写内容为人民币数量的表元,可以加上前缀“¥”:若表元的填报值为:13235.8,显示时则为:¥13235.8。
1.6 可编辑条件
当满足某个条件时,表元才可以被编辑
1.7 显示条件
当满足某个条件时,表元才会显示,否则,系统会将该表元隐藏。
2. 字符串表元属性
字符串型表元是一种常见的填报数据类型。在i@Repot 中,字符串类型具有以下2个特性:
- 填报内容的长度不能超过255
- 系统支持两种方式来规范表元的输入内容,可任选其一
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规范输入内容的2种方式。
2.1 使用代码组输入
即在报表任务中事先定义好的代码来输入表元内容。而使用代码输入的表元也称之为代码表元。
设置步骤:设置表元属性中的“使用代码”为“是”,则点击+ ,相关属性被激活,设置如下图:

设置后效果如下图:

2.2 枚举列表输入
指通过选择事先编辑好的选项来输入表元内容。用户填报时只需要在候选项中进行选择即可完成表元内容的输入。
设置步骤:设置表元属性中的“枚举列表输入”为“是”,则点击+ ,相关属性被激活,设置如下图:
设置效果:

请先登录